官方微信
首页 了解新泽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荣耀资质 热点新闻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

首页

山东新泽仪器:主页 > 热点新闻 > 问题答疑 > 详细内容

环境空气与废气中氯化氢监测采样操作核心问答

发布时间:2025-09-28   来源:未知   作者:tfrl
    HJ549-2016《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》是环境监测领域中氯化氢采样与分析的权威方法标准。规范的采样操作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。本文以问答形式,梳理了该标准在采样环节的核心要求与常见难点。
 
    一、采样前准备篇
 
    Q1:采样前对实验用水和滤膜有何特殊要求?
 
    A1:
 
    实验用水:必须使用电阻率(25℃)≥18MΩ·cm的新鲜去离子水。这是保证低本底、高准确度的基础。
 
    滤膜:需使用聚四氟乙烯(PTFE)滤膜或石英滤膜,且对粒径大于0.3μm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99.9%。其主要作用是去除颗粒物的干扰。
 
    Q2:采样管路和连接管材质如何选择?
 
    A2:为防止吸附和反应,首选聚四氟乙烯(PTFE)材质。
 
    滤膜夹:必须是PTFE。
 
    连接管:应使用PTFE软管或内衬PTFE薄膜的硅橡胶管。
 
    采样管:对于溶液吸收法,可用不锈钢、玻璃和PTFE等,但采集氯化氢这类酸性气体时,应避免使用金属材质,以防腐蚀和吸附。
 
    Q3:当废气中同时含有氯化氢和氯气时,应如何设置吸收瓶以消除干扰?
 
    A3:这是一个关键且易错点。此时应串联四支吸收瓶:
 
    前两支:各装50ml硫酸吸收液的75ml冲击式吸收瓶,用于吸收氯气(Cl₂)。
 
    后两支:各装50ml碱性吸收液(即标准方法中规定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)的75ml冲击式吸收瓶,用于吸收氯化氢(HCl)。
 
    此设计可有效避免氯气进入碱性吸收瓶生成次氯酸盐,对后续测定造成正干扰。
 
    二、样品采集篇
 
    Q4:环境空气、无组织排放和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,在布点原则上有何主要区别?
 
    A4:
 
    环境空气:遵循HJ664和HJ/T194。采样口需保证270°以上的自由空间,距地面高度1.5~15m,避开障碍物。
 
    无组织排放:遵循HJ/T55。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,最多设4个点,以其中最高值作为监控浓度。需同步测定风向风速。
 
    固定污染源废气:遵循GB/T16157。采样位置应避开涡流区,满足“前3后6”的直管段要求(距弯头等部件上游≥3倍直径,下游≥6倍直径)。对于气态污染物,通常在烟道中心一点采样即可。
 
    Q5:三种类型的采样,在采样时间和频次上有何共性规定?
 
    A5:三者均遵循“小时均值”的评价原则,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:
 
    连续采样1小时。
 
    在1小时内,等时间间隔采集3~4个样品,计平均值。
 
    特殊规定:
 
    无组织排放:为捕捉最高浓度,允许实际采样时间超过1小时。
 
    环境空气:为防止浓度过高或使用瞬时采样,也规定应在1小时内采3~4个样。
 
    Q6: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时,如何判断是采用“气态污染物”方法还是“盐酸雾”方法?
 
    A6:这取决于废气中的湿度和氯化氢的存在形态。
 
    湿度低时(气态为主):使用气态污染物采样法。串联两支各装50ml吸收液的75ml冲击式吸收瓶,采样管需加热至120℃以防冷凝,若含颗粒物需在瓶前加装滤膜。
 
    湿度高时(以盐酸雾为主):使用颗粒物采样法(即盐酸雾法)。在烟尘采样器后连接加热装置(内含分流阀及滤膜),再串联两支吸收瓶。整个过程也需保持120℃加热,通过分流阀控制0.5~1.0L/min的采样流量。此时布点需按颗粒物要求进行多点采样。
 
    三、质量保证与样品处理篇
 
    Q7:什么是全程序空白?有何作用?
 
    A7:全程序空白是将同批次装好吸收液的吸收瓶带至现场,但不采样,然后随样品一同带回分析。其主要目的是监控从准备、运输、保存到分析全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污染。每批样品应至少带两套。其测定结果必须低于方法测定下限,否则应查找原因或重新采样。
 
    Q8:样品如何保存和运输?
 
    A8:
 
    密封:采样后立即用连接管密封吸收瓶进口。
 
    冷藏:置于4℃以下冷藏保存。
 
    时效: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分析。若无法及时分析,应将样品转移至聚乙烯瓶中,于4℃以下冷藏,可延长保存期至7天。
 
    Q9:如何验证吸收瓶的吸附效率是否达标?
 
    A9:通过计算第二支吸收瓶的组分占比来判断。标准要求吸附效率应不小于80%,这等价于第二支吸收瓶的收集量应小于第一支的25%。
 
    公式:吸附效率=(第一支吸收瓶含量/两支吸收瓶总含量)×100%
 
    对策:若效率不达标,说明采样流量可能过高或采样时间过长,导致第一支吸收瓶穿透,应调整采样条件后重新采样。
 
    总结:严格执行HJ549-2016的采样规范,深刻理解不同场景下的技术要求,并落实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,是获得准确、可靠的氯化氢监测数据的根本保障。
 
 
 
Copyright © 2022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2986号-10 鲁公安网备
首页
产品中心
热点资讯
联系我们
新泽仪器右侧悬浮咨询页